每月说案之八:“35岁现象”袭来 官员犯罪呈年轻化
大学是省三好学生、优秀大学生;毕业后,因出色的专业素质曾任深圳规划设计院城市设计所所长;作为人才引进考入江津区规划局……如果没有受贿的污点,原江津区规划局副局长陈渔的履历看起来很“光辉”,令人羡慕。
然而,6.3万的受贿金额就让这个34岁的年轻“人才”官路走到终点。近日,荣昌县人民法院判处被告人陈渔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
14个月的“官运”
2008年10月,江津区面向全国公开招收选拔22名处级领导干部。时年33岁的陈渔在选拔中脱颖而出,不同凡响的奋斗经历、出色的考试成绩让选拔者们眼前一亮,一致认为“这是个人才!”
的确,在入选江津之前,陈渔是深圳市规划设计院城市设计所所长,其名字被列入深圳市政府专家库。陈渔毕业于南方一所名牌大学。在校园里,他是品学皆优的好学生,曾获得省三好学生、优秀大学生等荣誉。
在参加江津的公招考试并如愿考入江津区规划局后,陈渔卖掉深圳的房产举家迁入江津。由于其业务能力较强,马上就受到了重视和信任。
2009年3月,年仅34岁的陈渔就当上了江津区规划局副局长,同年9月14日开始主持规划局工作。
送礼只为“增进感情”
去年11月14日,陈渔因涉嫌受贿罪被荣昌县检察机关提起公诉。这位年轻有为的副局长自2009年9月14日主持规划局工作至公诉,仅短短的14个月。原本风头正足的年轻副局长就栽在6.3万的受贿金上。
去年10月,办案机关在掌握了陈渔收受古某4000元财物的线索后,依法查清了陈渔受贿6.3万的事实。
2009年下半年,在金江港湾工程的一次审批会议上,身为规划设计专家的陈渔非常赞赏某公司对该工程的设计方案,说是看得出专业知识比较过硬。会后,该公司负责人王某便在陈渔办公室送上1万元现金。
王某后来说,并不是要陈渔做什么违规的事,主要是感觉这个人不错,在专业上可相互交流,也希望公司的方案尽快提交审查通过。同时,加强感情,以便在以后的项目中得到支持。
陈渔刚来江津不久,重庆某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某通过工作关系认识了他。后来,该公司负责设计江津区中医院迁建工程和燕山东部新城农贸市场工程,为了让两项工程尽快得到规划局审批,以及在以后工作中得到陈渔的支持,刘某通过其堂弟联系宴请陈渔,饭后在去歌厅唱歌的路上,他送给陈渔现金1万元。
2010年春节前后,刘某再次约陈渔吃饭,在酒店上楼时,他把提前准备好的1万元塞进陈渔的裤兜里,陈渔推辞了一下也就接受了。
陈渔在陈述书中说,自己到江津来是为了实现个人理想抱负,服务后发展地区。
然而,法院认为,从法律层面来看,被告人陈渔在担任江津区规划局副局长期间,有对建设工程规划方案的审批权,非法收受他人财物8次共计6.3万元,并且是在进行审批过程中收受的,他人与陈渔之间虽不一定有具体的请托事项,但存在概括的请托事项。所以,陈渔的行为构成了受贿罪。
但由于陈渔本人在专业上很过硬,其主观恶性并不大。鉴于他有自首情节,且在案发前将收受的财物退还他人,法院在量刑时依法对其适用缓刑。
“35岁现象”值得深思
35岁本应该是人生“加速度”最强劲的时期,正当风光时猝然落马,陈渔案件在令人欷歔的同时也令人反思。
检察院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近年来,职务犯罪过去常见的“59岁现象”不再突出,而35岁以下干部已成为职务犯罪的高发群体。
报告显示,2003年至2007年,市检察机关共立案查办35岁以下职务犯罪嫌疑人623人,占立案总数的16.69%。而同期查办的55岁以上的职务犯罪嫌疑人仅有317人,占总数的8.49%。虽然4年来35岁以下职务犯罪嫌疑人总数呈逐步下降趋势(与2003年相比,2007年的降幅为32.08%),但这个群体的职务犯罪在我市的职务犯罪中所占比例居高不下,一直维持在15%左右。
中央党校教授、反腐专家林喆强调,年轻不能与廉洁划等号。他表示,提出干部年轻化战略是为了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确实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然而,在实践中,有些地方教条式地理解干部年轻化,把年龄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首要条件,忽视了干部的德才等因素。
某些地方还按照年龄定职位,科级干部须在40岁以下,处级干部须在50岁以下。有的地方甚至规定,干部到乡镇任职,超过35岁免谈。这就在基层干部中形成了“三十当官,四十靠边,五十赋闲”的现状。“‘不问能力只问年龄’,是在人为降低领导班子的年龄,实际上是年龄歧视。”林喆认为,这种做法剥夺了那些仅在年龄上处于劣势但非常有能力者的晋升机会。
市检察院的报告也认为,干部选拔任用管理存在漏洞是35岁以下干部群体职务犯罪高发的原因之一。一些单位在干部选拔任用管理中“重学历不重思想素质”,导致少数思想素质不过关的人走上领导岗位。有些单位认为年轻干部受教育较多,“自觉性较高”,因此只注重对年轻干部的业务培养,而放松思想道德的教育,特别是当年轻干部被委以重任,工作对象、工作条件发生较大变化时,没有及时地、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
最高人民检察院预防厅厅长郝银飞认为,年轻,精力旺盛,思维敏捷,这是“干部年轻化”的优势。但一些地方在提拔和选用干部时,过分追求官员的年龄、高文凭,而忽视了政治坚定、清正廉洁等,往往将许多并不具备领导素质和能力的年轻人提拔上来,也导致了干部犯罪起步早、胆子大、作案手段更加狡猾。
要从源头上遏制“35岁现象”,除了完善选人用人和监督制度,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提高青年干部的政治理论素养,坚定其理想信念,从根本上增强政治免疫力,使之真正做到廉政、勤政、优政。